分娩并发症
考大题目! 产后出血
病因流行
巨大胎儿对母体的影响主要有:
- 头盆不称发生率上升(D对),增加剖宫产率;
- 阴道分娩主要危险是肩难产(C对),其发生率与胎儿体重成正比;肩难产处理不当可造成子宫过度扩张,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、产程延长(A对),易导致产后出血(B对)。
羊水栓塞
多见于高龄初产妇和多产妇(较易发生子宫损伤)、自发或人为导致的宫缩过强、急产、胎膜早破、前置胎盘、胎盘早剥、子宫不完全破裂、剖宫产术等,巨大胎儿经阴道分娩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羊水栓塞(E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。
我的理解是巨大儿会导致产程变长,而羊水栓塞一般是产程过快,压力骤变引起的
一个慢,一个快
我觉得这题是想说巨大儿的羊水已经减到很少了,不易发生羊水栓塞
青年初产妇,胎儿及胎盘娩出后,出现时多时少的阴道持续流血已1小时(宫缩乏力性出血,表现为胎盘娩出后,阴道间歇性的出血),考虑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,
宫缩乏力的原因可为产程延长使体力消耗过多,即滞产(B对)。超过24小时都叫滞产。你这最多算是第二产程延长吧,滞产是总产程超过24小时
贫血(A错)和高龄初产妇(C错)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病因。
臀先露经阴道分娩(D错)可能导致软产道损伤,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,色鲜红,与本题条件不符。
新生儿体重3200g(正常为2800~4000g)(E错),为正常水平,不会导致产后出血。
多胎妊娠、羊水过多、巨大儿都会导致子宫过度膨胀,所以就会导致子宫的收缩乏力
胎盘早剥病因: 血管病变(妊高症)、机械损伤、宫腔压力骤减。肩先露宫腔压力是增高的
机制原理
羊水栓塞可引起肺动脉高压,而肺动脉高压直接使右心负荷加重,导致急性右心扩张,并出现充血性右心衰竭
典型的羊水栓塞是以骤然的血压下降、组织缺氧和消耗性凝血病为特征的急性综合征。一般经过三个阶段:
- 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:在分娩过程中,尤其是刚破膜不久,产妇突感寒战,出现呛咳、气急、烦躁不安、恶心、呕吐等前驱症状,继而出现呼吸困难,咳嗽,发绀等呼吸衰竭(D对)等症状。
- 出血:羊水栓塞的血压与失血量不符合,但并不是成反比(C错);
- 急性肾衰竭。有妊高症病史(P129)(A错),突然剧烈腹痛(P131)(B错),子宫成板状,胎心消失(P131)(E错)是重型胎盘早剥的特点。
羊水栓塞三联症:低氧血症、低血压、凝血功能障碍。
妇产科引起呼吸系统问题的有两个:
1️⃣羊水栓塞
2️⃣绒癌(转移性)
妊高症患者,正常分娩胎盘自然娩出时失血不多,产后突然发生面色苍白(提示患者失血),血压下降(提示休克),脉搏细弱,其发病原因不考虑并发子宫破裂,内出血(D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,子宫破裂发生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,该患者是产后突发。
当患者对失血的耐受降低(A对)、产后腹压突降,内脏血管扩张,回心血量减少(C对)、产前有血容量偏低,未很好纠正(E对)都会引起血压降低,从而导致休克。孕期长期限盐(B对),可导致血压降低,又有产后出血的诱因,从而导致休克。
血压高:32-34周;第二产程;分娩后?
#? 不是回心血量增多吗
孕妇血压升高(尤其是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)的关键时间点确实集中在以下三个高危时期,需密切监测和干预:
1. 妊娠32-34周
- 原因:此阶段孕妇血容量达到高峰(比孕前增加40%-50%),心脏负荷最大,胎盘激素(如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sFlt-1比例失衡)及血管敏感性变化易诱发高血压。
2. 第二产程(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)
- 原因:产妇用力屏气导致 腹压骤增,回心血量减少,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进一步升高。
3. 产后24-72小时(尤其剖宫产后)
- 原因:产后体液重新分布(组织间液回流入血),血容量短暂增加,加之疼痛、应激反应等。
妊高症也不用限盐啊,我记得
临床表现
诊断方法
初产妇,因第二产程延长,行左侧会阴切开加低位产钳助产,娩出一4000g活婴(巨大胎儿,容易损伤产道)。
产后2小时伤口疼痛。肛门坠胀并有便意(提示子宫直肠陷凹可能有积血),大便常规检验正常。
体检:贫血貌,BP90/60mmHg。左会阴稍肿,阴道出血不多(隐匿性软产道损伤的体征),故患者考虑隐匿性软产道损伤,首先应作肛指检查(C对),其可以判定子宫直肠陷凹是否有积血,周围是否有血肿。
宫缩剂(A错)一般用于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治疗。阴道镜检查(B错)一般用于宫颈癌诊断、子宫颈锥切术前确定切除范围、可疑外阴皮肤病变;可疑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、阴道恶性肿瘤、子宫颈、阴道及外阴病变治疗后复查和评估等。抗炎(D错)属于术后常规治疗,不作为首选治疗。止血剂(E错)一般见于有活动性出血患者的治疗。
鉴别诊断
#胎盘
胎盘嵌顿:子宫不协调性收缩
胎盘滞留:胎儿娩出后>30分钟未出
胎盘剥离不全:过早按压、牵拉脐带
胎盘植入: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。第三产程中,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宫壁关系紧密,难以剥离,最可能的情况是胎盘植入
胎盘黏连:胎盘与宫壁界限清楚
胎盘滞留嵌顿:不协调性宫缩乏力,不恰当使用缩宫素。
胎盘植入:胎盘绒毛与子宫肌层的紧密连接。
胎盘粘连:多次刮宫或宫腔感染导致。
胎盘残留,剥离不全:与胎盘植入、粘连、过早按压子宫牵拉脐带、在家生产有关
胎盘植入——是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,从而使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。
胎盘滞留——是指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。(比如未排空膀胱,尿潴留)
胎盘粘连——是指胎盘绒毛黏附于子宫肌层表面。
胎盘剥离不全——是由于第三产程过早牵拉脐带或按压子宫,影响胎盘正常剥离,但胎盘与宫壁已部分分开。(在胎盘完全剥离前禁止牵拉脐带和按压子宫,以免发生胎盘剥离不全以及子宫内陷)可以按摩
胎盘嵌顿——是由于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,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出现环形收缩,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,此时胎盘已从子宫壁剥离。(在第三产程中,由于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,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出现环形收缩,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,所以说子宫不协调性收缩可造成的是胎盘嵌顿(D对)。胎儿娩出后子宫纤维缩复不良,易发生胎盘滞留(P211)(A错)或产后出血。胎盘绒毛黏附于子宫肌层表面为胎盘粘连(P211)(B错)。胎盘剥离不全(P211)(C错):第三产程过早牵拉脐带或按压子宫,影响胎盘正常剥离,胎盘已剥离部位血窦开放而出血。胎盘植入(P211)(E错)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。)
胎盘滞留是子宫不动了
胎盘嵌顿是子宫乱动
第二产程:胎儿娩出
第三产程:胎盘娩出
产后出血:胎儿娩出后24h内,阴道娩出出血500ml,剖宫产出血1000ml
- 胎儿娩出立即出血:软产道裂伤
- 胎儿娩出后延迟出血:胎盘问题
- 胎儿娩出后4分钟(10分钟内),产妇出现多量阴道流血,应考虑为胎盘因素,如胎盘部分剥离(D对)。宫缩乏力(A错)是在胎盘娩出后,出现较多的阴道流血。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,色鲜红,可考虑为宫颈裂伤(C错)。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,且血液不凝,才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(E错)。阴道静脉破裂(B错)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大,且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。
- 胎盘娩出后的出血:为宫缩乏力
- 青年初产妇,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,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后,间断性出血(阵发性出血),即子宫收缩时出血量较少,子宫松弛时出血量较多(时多时少)(E对C错)。胎盘剥离延缓而出血(A错)应考虑为胎盘因素(剥离不全、粘连、植入等)引起的产后出血。胎盘娩出后出血无血块(B错)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。胎儿娩出后立即流血不止(D错)应考虑为软产道裂伤所致的产后出血。
初产妇,28岁。在家中自然分娩后15天,阴道多量流血1天。无寒战、高热。查体:T37℃。综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,初步诊断为胎盘、胎膜残留(A对)。
子宫颈裂伤(B错)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,色鲜红。
患者体温正常,可排除子宫内膜炎(C错)。
子宫脱垂(D错)表现为腹部下坠,伴有膀胱膨出时,可出现排尿困难、尿潴留、压力性尿失禁等。
产后出血,若考胎盘胎膜残留,题干一般会给出:孕妇在家中分娩。(因为在家中产而不是在医院所以会有残留)
家中分娩+流血+低压+宫大+口松——残留
产后10日 胎盘胎膜残留
产后2周。 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 突然大量出血
产后2到3周。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口裂开 突然大量出血 失血性休克
女,25岁(青年女性),孕38周(妊娠晚期),持续性腹痛20小时,疼痛难忍1小时,查体可见腹部环形凹陷(病理性缩复环),宫口开3cm(已进入第一产程),s-3,胎头先露,浮,跨耻征阳性,胎心率110次/分(提示头盆不称),可能的诊断是先兆子宫破裂(C对)。
胎盘早剥(A错)典型表现为妊娠中期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。
前置胎盘(B错)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的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。
高张力性子宫收缩乏力(D错)又称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,产妇可出现持续性腹痛、腹部拒按、烦躁不安,严重时可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、尿潴留、肠胀气、胎儿 - 胎盘循环障碍及静息宫内压升高,胎心率异常。
子宫痉挛缩窄环(E错)多因不恰当产科处理或应用宫缩剂引起。
协同乏力
不协调乏力
#不协调性宫缩过强
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包括强直性子宫收缩和子宫痉挛性狭窄环,临床症状不符合子宫痉挛狭窄环,强直性子宫收缩的常见原因是药物使用不当,但题目中没给用药不当史,故最佳答案应该是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
- 病理性缩复环:体外看到的环是病理性缩复环,协调性宫缩过强、先兆子宫破裂。体外可见、逐渐上升的凹陷
- 先兆子宫破裂:先兆子宫破裂:病理性缩复环,下腹部压痛,胎心率异常,血尿
- 肩先露
- 病理性缩复环见于以下三点
- 嵌顿性肩难产:嵌顿性肩先露使子宫收缩继续增强,子宫上段越来越厚,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越来越薄,由于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悬殊,形成环状凹陷,并随宫缩逐渐升高,甚至可以高达脐上,形成病理缩复环。故与病理缩复环关系最密切的是嵌顿性肩先露(E对)。
- 先兆子宫破裂
- 强直性子宫收缩
- 痉挛性狭窄环:体内可见、位置固定的凹陷。体内看到的是痉挛性狭窄环,不协调性/强直性宫缩过强
- 体内可见、位置固定的凹陷
青年初孕妇,妊娠39周,规律宫缩8小时,随后持续腹痛,拒按,无间歇期,胎心音不清(强直性子宫收缩的典型特点为子宫强烈收缩,失去节律性,宫缩无间歇,产妇持续性腹痛,拒按,胎心不清),最可能的诊断为强直性子宫收缩(B对)。协调性宫缩乏力(P188)(A错)的临床表现是子宫收缩的节律性、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,收缩力减弱,间歇期长且不规律。先兆子宫破裂(P218)(C错)常见于产程长、有如骨盆狭窄等梗阻性难产因素的产妇,除腹痛,胎心率异常外,会出现血尿。持续性枕后位(P198)(D错)表现为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,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,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。宫颈扩张活跃期停滞(P209)(E错)为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>4小时,该孕妇规律宫缩8小时(潜伏期一般需8小时,活跃期一般需4小时),宫口开大5厘米(活跃期指宫口扩张3cm至10cm),提示处于正常活跃期。
强直性子宫收缩:腹痛,拒按,胎心胎位不清
子宫痉挛性狭窄环:腹痛,拒按,胎心时快时慢
二者区别看胎心
前者无间歇,后者有间歇
书212先兆子宫破裂胎心加快或减慢或听不清,也可以听不清,
而且先兆子宫破裂包括子宫强直或痉挛性过强收缩
感觉血尿是个鉴别点
病理性缩复环只见于先兆子宫破裂!
子宫破裂表现为突然停止宫缩,后全腹疼痛。子宫破裂时,产妇突感下腹一阵撕裂样剧痛,子宫收缩骤然停止,子宫张力突然减低反而腹痛稍微减轻了,待羊水、血液进入腹腔,又出现腹膜炎,全腹持续性疼痛。
完全性子宫破裂…常发生于瞬间,产妇突感下腹一阵撕裂样剧痛,子宫收缩骤然停止(B对)。腹痛稍缓和后,因羊水、血液进入腹腔刺激腹膜,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…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体(D错)”。
阴道流血较多 为胎盘早剥
该孕妇,孕37周,8小时前突然出现阴道流液,如尿样,因胎手脱出于阴道口1小时就诊(胎位异常者易发生胎膜早破,胎膜早破的患者突感有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,胎位异常为子宫破裂的病因之一),烦躁不安,腹痛拒按,阴道流血及血尿(先兆子宫破裂会有腹痛,病理缩复环,血尿等表现),胎膜早破(P133)(A错)虽可表现为孕妇感觉阴道内有尿样液体流出,但是无产妇烦躁不安,腹痛拒按等症状,故诊断首先考虑为先兆子宫破裂(C对)。
子宫破裂(P218)(B错)分为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和完全性子宫破裂,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破裂,常缺乏先兆子宫破裂症状,仅在不全破裂处有压痛,体征不明显;完全性子宫破裂继先兆子宫破裂症状后,产妇突感下腹一阵撕裂样剧痛,子宫收缩骤然停止,后伴有低血压休克症状,胎心胎动消失。完全破裂——撕裂样疼痛
前置胎盘(P127)(D错)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,发生无诱因、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。
胎盘早剥(P131)(E错)多见于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因素的患者,表现为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,常伴休克症状。
妇产科唯一出现血尿的就是先兆子宫破裂
胎膜早破只有阴道流液,无流血与腹痛
板状腹→胎盘早剥,腹痛拒按→先兆子宫破裂
1.只有烦躁腹痛拒按~子宫强直性过强收缩或不协调宫缩乏力
2.烦躁腹痛拒按+血尿+病理缩复环+胎心音~先兆子宫破裂
3.烦躁腹痛拒按+血尿+胎心音消失~子宫破裂
不协调性宫缩过强:哌替啶(杜冷丁)抑制宫缩和镇静
不协调性宫缩乏力:哌替啶/吗啡,镇静休息后转协调
先兆子宫破裂:哌替啶➕剖宫产
协调性宫缩乏力:破膜后,缩宫素➕地西泮(以缓解缩宫素不适感)
有错的指正一下😁
中年女性患者,瘢痕子宫,妊娠39周,规律宫缩8小时。宫口6cm,先露S=+1,突然腹痛加剧。查体:T37.5℃,P100次/分,BP90/60mmHg,宫口4cm,先露S=-2,胎心60/分,2分钟后胎心消失。综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和辅助检查,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破裂(A对)。
羊水栓塞(B错)表现为骤然出现的低氧血症、低血压(血压与失血量不符合)和凝血功能障碍。胎盘早剥(C错)常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或外伤史。腹腔感染(D错)表现为发热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腹部压痛及反跳痛,腹肌紧张,腹腔引流物为脓性。先兆子宫破裂(E错),产妇烦躁不安,可见病理缩复环,膀胱受压充血时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。
真正的题眼是,
S+1变S-2,
别的选项,先露都不会缩回去那么多。只有破了,胎儿失去宫底的压迫。宫口从6cm变成4cm,说明胎儿回缩了,也就是子宫的压力突然消失——子宫穿孔
并发症
分娩期并发症:产后出血 子宫破裂 羊水栓塞
羊水栓塞少见但死亡率极高
治疗
女,28岁。足月孕妇,临产时宫缩乏力,30分钟宫缩10s,考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。此时应加用缩宫素(A对),缩宫素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,显著加强子宫收缩,特别适用于协调性宫缩乏力,且当宫口扩张≥3cm、胎心状况良好、胎位正常以及头盆相称时,其效果更为显著。
剖宫产(B错)通常是在药物和非手术治疗措施无效,或胎儿出现窘迫等紧急状况时的选择,并非此情况的首选。
继续观察(C错)适用于产程正常且未对胎儿构成明显威胁的情况,不适用于本案例。
肌注哌替啶(D错),作为一种镇静剂,主要用于处理不协调性宫缩乏力,以恢复宫缩的协调性,但本例为协调性宫缩乏力,故不适用。
人工破膜(E错)虽有时可用于促进宫缩,但其适用条件包括宫口扩张≥3cm且无头盆不称等,本案例未明确提及这些条件,因此也不是首选处理措施。
争议题:一般第一产程处理顺序是
哌替啶
↓
破膜,无效用缩宫素
↓
剖宫产
只说了临产
①若潜伏期:用哌替啶/吗啡镇静,休息后可自然转入活跃期
②若宫口≥3cm且S≥0,则人工破膜
③破膜后仍未改善者,才缩宫素静滴
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:按摩-缩宫素-纱条填塞-手术。九版206页写了,按摩时配合使用缩宫剂,不是先按摩按摩不好才用缩宫剂,是两者配合使用
看九版206页,导尿后可以采取以下方法,第一个是按摩子宫,但是按摩子宫的前提是导尿吗
产后出血先静滴缩宫素,必要时肌注,无效后再选择麦角新碱。老贺是这么说的。
不对不对,老贺说的是缩宫素用于催产只能静滴,不能肌肉注射,肌肉注射只能用于产后出血。意思应该是强调肌注缩宫素只能用于产后出血,而不能用于催产,但是产后出血的时候缩宫素还可以静滴,静滴不行再肌注。呜呜呜,有点儿晕
青年初产妇,胎儿娩出30分钟后出现阴道流血200ml,用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,外露的脐带回缩,为胎盘未剥离的征象。阴道大量出血,应考虑胎盘因素(粘连、植入或嵌顿等),若胎盘粘连,可先试行徒手剥离胎盘(D对C错),若剥离困难,应怀疑胎盘植入,此时立即停止剥离,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及胎盘剥离面积,行保守治疗或子宫切除术。
接产者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之前,用手按揉、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(第2版实用妇产科学P132)(B错),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,甚至造成子宫内翻。胎盘娩出后,可经子宫体注射麦角新碱(P184)(E错),促进子宫收缩,预防产后出血。立即输血(A错)主要用于失血性休克,该产妇阴道流血200ml,不会引发休克。
青年初产妇,腹痛2天,加剧1小时。查体:BP130/90mmHg,心率106次/分(>100次/分,为心动过速)。下腹拒按(先兆子宫破裂的产妇烦躁不安,呼吸、心率过快,下腹剧痛难忍),阴道口可见胎儿上肢(为忽略性肩先露,可造成梗阻性难产,是先兆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),胎心音消失(因宫缩过强、过频,胎儿触不清,胎心率加快或减慢或听不清)。导尿呈淡红色(膀胱受压充血,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),诊断为忽略性肩先露引起的先兆子宫破裂。首先处理措施是立即剖宫产(D对)。由于胎儿尚可存活,因此行毁胎术(A错)不恰当。
内倒转后臀牵引(P205)(B错)适用于臀先露。
行胎头吸引术(C错)与行产钳助产术(E错)适用于头先露,而本例为肩先露。
先兆子宫破裂,子宫收缩过强可听不清胎心